这场全广东的时速竞赛,国资冲在一线

岭南春意早,南粤万象新。


(相关资料图)

在这个春天,广东处处展现着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局面。癸卯兔年首个工作日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国资国企力量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广东省国资委,2022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属国资国企资产总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7%,营收4845.9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总额240.31亿元,净利润177.17亿元。如此庞大的体量仍能保持高速增长,殊为不易。

高质量发展既要增量,也要提质。近些年,广东国资国企重点投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航运、能源、水务等领域,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不断加大国有资本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

如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收官,国资国企将在“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实施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

迎接全新局面,广东国资国企动能磅礴,后劲十足。站在春天的起跑线上,踏上新征程,广东国资国企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活力强:改革循序渐进,扎根市场化

善战者必求之于势。国企国资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更应该乘风而起、顺势而为。

2022年11月29日,广东省属国企建工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粤水电(002060.SZ)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获证监会批复。建工集团成为广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省属企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占比超过集团的90%。

粤水电重组是国企改革的冰山一角,大量国企通过重组激发了活力,提高效率,提升了市场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更多资产被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内,做大了上市公司的国资力量。

图片来源:图虫

这是广东省属企业向资产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据了解,广东省国资委还将继续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集团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上市,做强做优做大上市平台。广东越来越多的国资国企正在拥抱资本市场,积极参与市场化竞争中。

对国企而言,上市不是结果,只是手段。借力资本市场,国企可以进一步完善治理体制,激发内生动力,并通过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改善资产结构。如今,国资国企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赋能、相互成就。

“虽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不及上市公司总量的一半,但从总市值、总利润、分红等数据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堪称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和稳定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

而在二级市场之外,国资国企早已是投资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国资国企手握充裕现金,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相比短线资金,国资国企的投资更具长线思维,致力于支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投资领域,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创投”)有着“扫地僧”的美誉。据深圳市国资委数据,深创投目前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4309亿元,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行业领先,已投资企业1400余家,累计投资金额约905亿元,其中238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7个资本市场上市。

深创投累计为深圳培育独角兽企业17家,引导46家已投企业以设立子公司或总部搬迁的方式在深圳落地,切实“反哺”深圳经济。深创投也因此成为国有创投公司市场化的典型样本。

越来越多的国资背景投资基金进入到市场,助力项目落地。2022年10月,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出资50亿元,重点投向以原创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为投资方向的子基金;珠海国资国企参与设立广东省航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推动航空产业各项要素在广东省及珠海市聚集。

从投资到上市,广东国资国企正在从多个维度借力资本市场,激发内生动力。国资国企改革正向纵深迈进,推进市场化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活力和效率,将会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动力足:锚定新赛道,落子大项目

春天已至,岭南处处马不停蹄,力争步步领先。

图片来源:图虫

高质量发展跑出广东速度,高效成为提质增量的重要一环。在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同时,各大企业同步行动起来,一批批优质项目落地开花。1月30日,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在广州破土动工。与此同时,广州港、广州发展、广州产投、广州工控、广州轻工、广州人才集团等市属国企投资项目也在广州各处同步开工。据了解,第一季度市属国企开工签约等项目共45个,投资总额102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城市更新、社会民生等领域。

锚定新赛道,以大项目为抓手,广东不断储备发展动能。2023年开年,广州、深圳、东莞、茂名等地的重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为今年全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定下了主基调。

众多项目中,孚能科技3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吸睛无数。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约100亿元,。项目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届时年产值近200亿元,能够满足约10万辆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需求。这也是广州近年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落地项目之一。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落地后,将快速提升本地电池制造体量规模,并带动一批新能源电池上下游配套产业来穗投资,助力广州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整强零弱”痛点,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成能力。

大手笔投资的信心来自对赛道的笃定。近些年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上下游产业链仍蕴藏着大量的产业机遇。而作为“制造业当家”的广州,也早已把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广州八大万亿级产业链之一。

2022年,广州汽车产量超310万辆,连续四年居全国城市之首。但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锂电池产业等关键领域仍有巨大补足空间。利用市场化的手段“补链强链”,市场主体的国企最有发言权。

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属国企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2023年,广汽集团将力争实现营收超1万亿元,同时不断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提高产业链核心竞争力。“2023年广汽集团已批准项目(含在建)279项,计划总投资773.8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207.8亿元,同比增长6%。”曾庆洪表示。

潜力大:既是“压舱石”,也是“孵化器”

时移世易,惟改革不变。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收官的当下,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疫情阴霾仍未散去,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唯有以足够的底气坚守本心,才能挺过狂风骤雨。

广东屹立不倒的底气来自哪里?不难发现,广东国资国企家底厚,成色也足。2022年广东省国资“成绩单”尚未公布,但广州、深圳两地的市属国资“成绩单”令人惊喜。广州国资总额已突破6万亿元,2022年前11月全市国企营收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深圳国资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8.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25.7%。

乘风破浪时,国资国企是是广东省经济的“压舱石”。在国计民生、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国资国企力量从未缺席。1-11月,广州市属国企工业板块企业营收、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7%和19.6%,先进制造业企业营收规模占比达40%。

在关键时期,国资国企既要“压住舱”,也要为可持续发展谋新路。据深圳市国资委,2022年,深圳市属的天使母基金投资初创项目671个、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114个;市属担保企业累计为13万家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超2万亿元;高效运营1000亿元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为473家民营企业提供股权、债权流动性支持达679亿元。在此过程中,深圳市国资国企起到了高质高效的产业支撑作用,为深圳市稳住了工业经济的基本盘。

2023年伊始,国资国企作为全省经济的“排头兵”,应当跑出加速度,冲在第一线。根据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到“十四五”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增长,省属企业资产规模基本实现翻番,力争全省10家左右企业进入世界500强、25家左右企业进入中国500强。

如今,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已然吹响,广东国资国企,奋楫正当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