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吃苦”的年轻人也爱无糖茶?一文告诉你如何挑选和避坑!

驶入快车道的茶饮料,是越开越“猛”。


(相关资料图)

时下,茶饮料在消费市场上遍地开花。对于茶饮料,你了解多少?你是否知道,“纯茶”背后也暗藏文字游戏?

茶饮料可以不只有“茶味”

在父辈看来,泡茶是融进骨子里的仪式感,但是茶叶的冲泡难度,却进一步阻碍了茶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将“茶”装进瓶子这件事,在中国市场经历了惊喜、平淡、蓄力和翻盘。

千禧年初,含糖茶走俏,康师傅、统一、旭日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当时的消费共识中,饮料不甜?Out!正是在如此不恰当的时候,“原叶茶”上市企图打开市场,意料之中地没能“打过”含糖饮料,苦苦坚持7年最终下线。

2011年,曾被称为“最难喝的饮料TOP10”的东方树叶面世。2016年,元气森林凭借“燃茶”在无糖茶细分领域中一炮走红。彼时,宣称更天然、更健康、更低糖的茶饮料在低迷期冲出重围,收割了一批批年轻消费者,吃到了增长红利。

茶饮料五花八门,但是根据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规定,市场上的茶饮料被分成茶饮料(茶汤)、复合茶饮料、调味茶饮料、茶浓缩液4个大类。

茶汤(茶饮料)是“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一种,可以说最接近传统热泡茶,可允许添加的其他成分也是最少的,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纯茶”。

复合调味茶虽称茶饮料,但是主角有两个,一个是茶叶,一个是植物或谷物。在日本比较流行的玄米茶、薏苡茶和苦荞麦茶均属此类。但是,国内一些宣称是“大麦茶”“玉米须茶”等产品,通常打出“0咖啡因”的卖点,事实上只有“大麦”“玉米须”,根本不含茶的成分,因此不能叫复合调味茶。国内市场在售的复合调味茶有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的青柑普洱、三得利的栀意乌龙等。

调味茶饮料种类最多,麾下有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其他调味茶饮料6种。果汁茶饮料和果味茶饮料是水果味的,前者加入果汁,后者可仅添加食用果味香精;同理,奶味茶饮料也可以不用加入一滴奶。《消费者报道》提醒,如果喜欢水果或乳品调味的茶饮料,首选果汁茶饮料(果汁含量≥5%)、奶茶饮料(蛋白质含量≥0.5%)。碳酸茶饮料就是充了二氧化碳气体,使其喝起来像汽水一样的“茶”。

从定义看,其他调味茶的发挥空间极大。它可以是多变的,因为口味的选择可游离于果汁和乳之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相对不受限制,它也可以是单一的,例如做成像“纯茶”一样的原味茶,但是商家标注“其他调味茶”,品质指标如茶多酚、咖啡因等就不用受到“茶汤”的约束。这便是茶饮料市场最大的水分。

茶浓缩液因其一般作为茶饮料的原料添加,在C端(消费者)覆盖率不高,便不展开细说。

“无糖茶”的猫腻

现在“减糖风”越刮越猛,茶饮料的细分品类——无糖茶,正在走进消费者的视线,是拉动茶饮料赛道增长的主要助推器之一。

据《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无糖茶饮料在2022年保持7.9%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将稳超100亿元。

市售无糖茶有三种,第一种是完全不调节甜度,正是普遍消费者认知中的真正“无糖茶”,第二种是使用了甜味剂,甜度可以做到和含糖茶一样甜,但热量可忽略不计,第三种是加入了一点点糖分,但是满足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对于“无糖”的声称,即每100mL中含糖量不高于0.5g。

我们以不添加糖分和代糖的纯茶为例,管中规豹式地看看这个庞大的无糖茶市场。

当在超市中走一圈,你就会发现,很多包装上赫然写着红茶、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等,看似应该定义为“茶饮料(茶汤)”的产品,其产品类型上标注的却是“其他调味茶”。

茶汤vs其他调味茶,会有什么“猫腻”?

我们不妨从茶多酚含量,来揭开茶饮料行业潜规则的面纱。

从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可知,不同产品类型的茶饮料,茶多酚含量要求不同。其中茶饮料(茶汤)对茶多酚含量的要求最高,包括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茶多酚含量至少需≥300mg/kg,对于茶叶本身茶多酚含量较高的绿茶,更是要求≥500mg/kg。而调味茶饮料对于茶多酚含量要求不高,仅需不低于150mg/kg,差距悬殊。

简单来说,一瓶同样宣称是“绿茶”的产品,假设标注“茶饮料(茶汤)”生产中至少需要投放绿茶是1g,那么,标注为“其他调味茶”时,仅需投放0.3g茶叶即可,单从茶叶成本来看,便差距3倍以上。

茶饮料如何选购?是不是所有“其他调味茶饮料”都不能买?

产品类型是“茶汤”“茶饮料”“绿茶饮料”“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其它茶饮料”的产品都可以放心买,茶多酚含量不会太低。

也不是所有“其他调味茶饮料”都不能买,建议消费者可选择产品有标注茶多酚含量,且远高于其他调味茶饮料标准的产品。

▲(如图标称为“凤凰单枞乌龙茶饮料(无糖)”的产品,产品类型是“其他调味茶饮料”,但是茶多酚含量>400mg/kg,和茶汤中的“乌龙茶饮料”要求一致)

茶多酚含量能侧面反映一瓶茶饮料茶叶的投料量,是产品优劣的重要参考指标。但由于茶多酚含量并非强制性标识的内容,因此,市面上不是所有的茶饮料都会在产品包装上明示其茶多酚含量的多寡。

《消费者报道》提醒,一些商家强调自家产品使用的茶叶如何名贵,甚至打出“100%茶叶自然抽出”“原叶萃取”“原味茶饮料”等宣传字样,碰瓷“茶饮料(茶汤)”,实则有可能只是“其他调味茶饮料”。消费者只要细心看一眼产品包装信息,一般不会踩坑。

茶饮料中的“科技与狠活”

将中国茶装进瓶子,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国人习惯的传统热泡茶,通常是现泡现喝。茶饮料则不同,从生产到来到消费者手中,早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昼夜轮转的所谓“隔夜”,保质期还长达数月。它是怎么做到的?

目前,茶饮料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茶的浑浊沉淀,二是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保持,三是维持茶饮料在制造或储存中色泽的稳定。

解决茶的浑浊沉淀不难。生产中可利用膜技术、添加大分子胶体物质等方法,而且对于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用在配料表中标示。

就现阶段来说,茶香的保存就属于“技术壁垒”了。一种“下血本”的思路是,选择高质量的当年新茶作为原料,另一种偷工减料的方法是,添加天然食用香精。此外,在萃取前进行焙火处理,或者添加β-环状糊精都可以减少香气的损失。

针对茶饮料“变色”,工艺也非常成熟了。市面上很多茶饮料都有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C(L-抗坏血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和碳酸氢钠,其中维生素C可抑制高温灭菌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碳酸氢钠则通过调节pH来对抗褐变。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茶叶的原料,那才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

对于茶饮料(茶汤)、复合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关于茶叶的选料上,国家标准《茶饮料》(GB/T 21733-2008)的规定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

这意味着,用纯茶叶浸出的叫茶饮料,用茶浓缩液或者茶粉兑水生产出来的,它也可称之为“茶饮料”。

《消费者报道》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茶饮料在使用茶叶上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仅使用茶叶提取,这样的产品成分最纯粹,从配料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某种茶叶的名字。

二是在使用茶叶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茶浓缩液或者茶粉,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测评预告】

近日,《消费者报道》送检了多款无糖茶。哪一款品质更优?隔夜茶究竟能不能喝?我们也做了相关测试,看看这些产品开盖放置24小时后——茶多酚含量是否有变化?菌落总数会不会增加?亚硝酸盐真的会升高吗?敬请关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