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企业国际化应坚持中国风、国际范、本地化兼容并举

从湖南长沙走向全球,中国乳企的“排头兵”澳优乳业(下称“澳优”),在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走过了19年。


(相关资料图)

11月5日—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吸引了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商业展。

期间,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专访,就澳优取得的成果、国际化经验及中国乳企的未来发展等问题与记者进行了交流。

今年是澳优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作为进博会上的“老选手”,吴少虹坦言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进博会这一稀缺的全球展会平台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在持续上升,全球“朋友圈”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企正主动拥抱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寻找机遇。

“我们希望借此向世界展示中国乳业的发展韧性与活力,同时,通过在进博会上与国际行业巨头‘同台竞技’,更加快捷、全面地了解行业全球领先科技,向优秀企业学习,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吴少虹表示。

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

澳优的国际化之路

时代周报:据了解,澳优制定了“黄金十年”发展战略,今年是战略第二阶段的收官之年,公司在该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果?

吴少虹:最大成果就是实现了“黄金十年”第二阶段“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营养品代表企业”的战略目标。

澳优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在全球共有9家工厂,旗下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1+6+N”的全球研发体系,已组建起一支包括200余名博士及乳制品专家在内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了婴配奶粉、保健食品、特医食品、个性化营养品及服务等覆盖全人群、满足全生命周期精准营养健康服务需求的营养呵护体系。

此外,澳优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株婴幼儿菌株MP108鼠李糖乳杆菌获中国卫健委批准,打破了欧美等国家对婴幼儿益生菌研究的垄断,推动中国婴幼儿益生菌菌株本土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行业相关数据,澳优在中国大陆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线下销售市场占有率约6.9%,位列第5。2021年澳优已实现营收超88亿元。澳优旗下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已成为“全球羊奶第一品牌”,据尼尔森IQ进口婴幼童羊奶粉零售追踪数据显示,2018—2021年,佳贝艾特已连续四年在中国进口婴幼童羊奶粉中销售份额超6成。

时代周报: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澳优有何经验可以分享?

吴少虹:企业的国际化是一场心智的修行,需要开放的心态、耐心的作风、学习的精神,以及共赢的制度安排,澳优也在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学习、受益良多。

首先,澳优制定了国际化的战略定位,自2003年成立之初即将目光放眼在海外,确立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在管理运营上,澳优采用国际企业普遍采用的规则、方式与平台,充分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企业文化方面,澳优坚持“中国风”“国际范”和“本地化”兼容并举,相互融合,打造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企业文化,既要保持中国企业自身优秀文化基因,又要遵守跨文化交际中的国际惯例和当地习俗。

与此同时,澳优明确国际化是实现企业生存、增长的途径,而非目的,通过差异化策略来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可以为新兴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进博会上的澳优展台

中国乳企走向未来

时代周报:近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乳业的市场环境都有了明显变化,例如去年奶粉新国标出炉,国产奶粉的格局变化,资本市场的走向等。你如何看待市场环境的变化?

吴少虹:乳业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应该辩证地去思考、分析和应对,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但也可能会带来机遇。从区域市场到消费行为,从渠道变革到产品创新,从营销策略到传播方式,这一系列变化,对于像澳优这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乳企而言,正是梳理自身业务发展,抓住发展机会的好时机。

时代周报:澳优在国内外均有产能布局及市场布局,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澳优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吴少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对公司的战略确定性、渠道供应稳定性、运营的灵活性、团队抗压性等均带来了一些考验。对于目前的整体形势,澳优早有预判及前瞻性战略布局。未来,澳优将继续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不动摇,强化全球供应链优势,致力于汇聚全球优质营养与智慧,更好地服务好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我们也将继续遵循澳优“黄金十年”发展战略,坚持以战略的确定性战胜市场的不确定性,追求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关键词: 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