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变股东!开年房企密集重组境外债,公司股权成谈判筹码 ​

图片说明:图虫创意

行业复苏的预期之下,房企加速推进境外债务重组,减负前行。

时代财经从投资者处获悉,2月23日晚间,龙光集团(3380.HK)线上召开投资者交流会,披露了详细的境外债重组时间表。龙光计划,于本月确定并发送美元债重组建议。3月及此后,龙光计划解决在香港和卡夫曼群岛面临的清盘申请,与债权人沟通、达成重组条款,形成并发送债权人支持协议(“CSA”)。


(资料图片)

龙光境外债债重组时间表。图片来源:时代财经自投资者处获取。

更早之前的2月20日晚间,祥生控股集团(2599.HK)公告称,五笔美元债启动重组程序, 金额合计达到6.39亿美元。2月17日,中梁控股集团(02772.HK)公告,拟重组11.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及其他境外债务。同日,景瑞控股(1862.HK)也公告称,考虑全面重组超3.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

去年来,龙光、融创中国(1918.HK)等多家房企达成境内债重组,而境外债重组谈判则相对迟缓。不止龙光,祥生、中梁、花样年控股(1777.HK)、大发地产(6111.HK)等房企都曾面临债权人施压,境外被申请清盘。

“与境内债相比,房企境外债权人较分散,且无监管支持,因而谈判难度较大。”一位不愿具名的评级机构研究员对时代财经表示,近期地产融资端和需求端利好政策频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债权人的信心,也为房企争取到了更多的谈判空间。

与此同时,房企的债务管理方案也在发生变化。去年,房企大多是交换要约等方式延长债务偿还期限。而今年,债转股成为流行的重组手段之一。

与展期相比,债转股可削减债务偿还的金额,使得房企把资金集中用于保交楼。而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地产困境反转,转股则可能实现超额收益。

作为早一批出险者,华夏幸福境外债重组方案历经两年达成,其中过半债权可选择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化解。

英国时间1月23日下午,华夏幸福基业(600340.SH)境外债协议安排重组取得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裁决通过。这是房企本轮债务危机爆发以来,首个达成“以股抵债”的案例。

华夏幸福境外债券存续总额约4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亿元。据境外债重组计划,债权人可享有30%现金兑付及16.7%信托受益权抵债。对于剩余的53.3%债权,债权人可选择将其中一定比例转换为“幸福精选平台”的股权,其余部分则将展期八年。

华夏幸福用于搭建“幸福精选平台”的资产包括幸福基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深圳市伙伴产业服务有限公司60%股权、苏州火炬创新创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这些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服务、园区运营服务等。

此前,华夏幸福表示,“幸福精选平台”预测估值500亿元,将向债权人以预测估值的八折或七五折价格实施本次债务重组。

关于“股”的退出路径,华夏幸福曾公告称,后续将全力推动换股平台资本运作,择机通过但不限于包括“幸福精选平台”独立上市、将平台股权以现金出售、平台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换股交易等方式协助债权人实现“股”的退出。

华夏幸福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房企提供参考。目前,中梁、融创、花样年等房企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均包含债转股的手段,有待获得足额的债权人投票通过。

2月17日晚间,中梁公告了境外债重组的关键条款,有待征得债权人的同意。中梁拟将境外债务未付本息交换为新优先票据,或者新优先票据与新可换股票据的组合,票据期限为自重组生效之日起不超过4年。新优先票据将在期限内分期偿还本金,预计新可换股票据,将不超过新优先票据和新可换股票据合共本金金额的20%。

花样年曾公告称,存量美元债超40亿美元,计划将其中13亿美元债务股权化。融创也曾公告称,截至2022年中期,境外有息债务约为110亿美元;其中,30-40亿美元及若干股东借款转换为普通股或股权挂钩工具。

2021年以来,房企流动性趋紧,美元债交换要约规模急剧增加,以避免实质性违约。然而,部分房企的流动性困境并未因此改善。

据DM研究不完全统计,2022年,共有25家中资发行人对旗下54笔债券发起交换要约,其中44笔已完成交换要约,合计规模100.09亿美元,较2021年交换要约完成量同比增加64.38%。

其中,51.85%的交换要约旧票据在交换后(即28笔债券),仍然无法避免实质违约。2月7日,佳源国际控股(02768.HK)公告,第十次延长多只美元境外票据交换要约期限。

“交换要约、展期特别消耗时间,部分房企存在‘一展再展’的情况。对于房企而言,经营压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对于债权人而言,在展期过程中实际回收到的现金不甚理想。”前述评级机构研究员指出。

与此同时,房企与境外债权人摩擦不断。多家房企去年被境外申请清盘。“清盘呈请,主要为催促企业还款,增加债权人获偿的机会。如果真正清盘,(流程复杂且漫长,且跨境司法操作难度极大,)债券持有人的清偿率可能更低。”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史晓姗指出。

而债转股作为补充手段,可削减房企债务偿还的规模,也便于投资人灵活套现。

一名基金固收研究员对时代财经指出,房企债务重组采用债转股,在转化债务危机的同时对房企现金流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在没有实际现金支付情况下把部分债务转为股票,同时令部分债权人成为股东,与公司站在同一条线上,长远有助支持公司发展方向。

其称,至于债权人方面,肯定优先考虑现金兑付。然而在房企无法在短期内将本金利息以现金支付的情况下,通过债转股,债权人能自由选择在二级市场把股票出售套现,或者选择持有其股票有待房企股票升值,获得更高回报。

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此举仅限房企的股价仍有价值,并未有严重低估情况。如果其股票被严重低估,则同等债券金额需以更多股票作为交换,不但损害原有股东利益,同时‘稀释效应’或令其股价进一步受挫。”

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地产利好政策频发、行业复苏预期抬升,债权人对房企的信心提升,双方或能获得更大的谈判空间。

在融资端,2022年11月23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此后,多家银行与头部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意向授信额度,从而有利于缓解当前流动性压力,加快项目完工销售,盘活存量资产。

在需求端,去年12月,佛山全域放开限购。此外,武汉、郑州、北京、西安、成都业相继放宽或优化楼市限购政策。研究人士将此解读为,限购调整已蔓延至热点一二线城市。此外,已有30城的房贷利率降至“3字头”,提振购房需求。

前述不具名评级机构研究员称,通过债务管理,叠加各方面的融资利好,房企的现金流有望好转,用于保交楼及提振销售,进而还债、拿地,实现经营发展的正向循环。

“但也不是所有房企的债务重组都能顺利推进的。”他对时代财经表示,外部环境变好是一方面,房企自身也要有“资本”,才能和债权人有的谈。

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研究员史晓姗指出,除开企业还款意愿方面的考量,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实现债务打包重组的概率较大。

第一,短期流动性压力较大,但债务总体规模较小的企业。

第二,土储质量较好、以独立项目开发为主的企业。因大多数风险企业的资产受限比例均较高,土储质量(包括储备土地的规模、区位、性质等)较高的企业,意味着未来再融资和销售回款能力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再次违约风险。而项目独立开发为主的企业,在项目股权出售或抵质押方面,存在较大自主性。

第三,部分获得新增融资的企业,以及业务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城市更新项目较多的企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