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统制造业“翻新”:AI+大数据,降本增效的密码

在焊接车间 图源:时代财经摄


(相关资料图)

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传统行业焕发新生的关键动力。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加速促进产业升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8月1日,时代财经在“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中,从多家广州本地科技企业了解到,数字化技术已经熟练运用到生产制造中各个环节,帮助企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通过手机大小的“机器人”一键拍照识别布料,在一两分钟内调出基本信息、供应商,让布料的流转、采购更迅速;被外界看作是基础工艺的焊接技术,在机械臂和数字化监控的共同作用下,让成本损耗降到最低……

“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广州亨龙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春芽对此深有感触。邹春芽出生于1966年,已经在电阻焊机设备行业工作了30多年。他一手创立亨龙智能,如今这家公司已有450名在岗员工,去年营收约2.4亿元。

“这台设备我们花了8年研发,把整个焊接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要素进行量化,且快速采集。”邹春芽告诉时代财经,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设备,实现了焊接过程的实时数字化监控及反馈。这一步骤能够实时检测焊接过程中的错漏,避免后期产品出现问题。

目前亨龙智能依靠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已经拥有9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该公司一体化悬挂焊机技术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节能可达到50%以上。

车间里检查设备的工人 图源:时代财经

站在公司研发实验室内,邹春芽告诉时代财经,焊接技术虽然基础,但却十分重要。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家用电器到新能源汽车,甚至导弹,核心焊接工艺对产品的最后质量都起着决定性作用。AI大数据对焊接样品进行数据采集和深度学习分析后,能够在0.1秒内快速决断,达到人力不可及的范围。

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到来,蒸汽纺织机将人力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效率。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将生产流程搬到线上,而且还全面剖析产业上下游,将每一个生产环节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加持,融入到数字化生态之中。

同样以一匹布的生产、流转、设计、销售为例。在致景科技,上游通过“飞梭智纺”帮助传统织厂、印染厂进行数字化改造,数据中台可以实时监测纺织工厂开机率与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不同工厂之间的产能协调;中游通过“对布机器人”和成品布交易服务平台“百布”联动,用AI处理找布难问题;在下游,Fashion3D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高仿真3D数字样衣建模;“天工选款平台”则提供从设计到推款的一站式服务。

致景科技品牌部负责人邹媛娇 图源:致景科技

致景科技品牌部负责人邹媛娇介绍,以“边织边检”系统为例,其识别准确率90%以上,可以提高挡车工50%的工作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广州传统企业也在和新兴产业的结合中焕发新机。

“纺织服装行业是广州战略性支柱产业,广州的产业互联网氛围浓厚,包括人才创新氛围等等,跟我们自己‘科技+纺织’的战略是契合的。”邹媛娇进一步补充道。

“广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就有机会用自己的装备、造自己的汽车。”邹春芽告诉时代财经,亨龙正在不断研发实现汽车车身轻量化、焊接效果高质化的金属连接技术,且已经与比亚迪、广汽、一汽、小鹏汽车等车企达成合作。

时代财经了解到,2023年,广州有22家企业入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是过去一年独角兽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比一年前增加12家。

广州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优势明显。其中,广汽埃安以超过15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新晋超级独角兽之一。

此外,在广州本地,除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小鹏汇天等龙头,新能源领域还有奥动新能源、巨湾技研、国鸿氢能,粤芯半导体、慧智微等芯片相关企业,以及如祺出行等出行平台,基本覆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链条。

关键词: